投资者教育中心调查反映香港家庭的金钱观念

大部分父母(87%)视自己为良好理财榜样,但只有44%认为子女擅于理财


2018年08月14日

  • 子女对金钱的认知与父母对他们所预期的大相迳庭
  • 大部分受访家长(89%)认为认识金钱相当重要,但只有少于一半的受访子女(49%)有同感
  • 每十位受访的家长中,约有六位担忧子女欠缺储钱规律,并担心他们不明白「搵钱」艰难

投资者教育中心最近的调查显示,香港家长需要花上更多心思培育子女建立正确金钱观念,并协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调查发现小朋友对于自己拥有多少金钱、金钱来源和家庭生活开支等概念的认知,远低于家长预期。


投资者教育中心于今年六月进行亲子理财能力调查,总共访问了400位香港家长与400位香港小学生。调查主要探讨家长教导子女理财的方式,以及子女对理财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日常消费习惯。


调查发现,家长倾向高估子女对于家庭收入来源和家庭开支的理解:84%家长认为子女对于父母的工作有基本认识,而实际上却只有 67 %的小朋友表示他们了解父母职业。仅14%小朋友认识家庭开支需要,而只有38%小朋友理解自己接受教育和课外活动为家庭所带来的开支。


与子女多讨论金钱

八成七受访家长认为自己是小朋友理财的好榜样。家长指自己在购物时保持克制,不胡乱花费 (80%)、有储蓄习惯(72%) 和有格价习惯 (56%),故可成为子女的榜样。


但当谈及与子女讨论金钱和传授理财技巧时,少于一半的受访家长有抽时间与子女讨论有关金钱的问题 (45%)和向子女展示家庭开支的账单(47%)。大部份家长表示他们的子女有自己独立的银行户口 (73%) 和认为子女知道户口的存款额 (71%)。 然而,只有22%的受访儿童表示知道自己拥有独立的银行户口。


投资者教育中心总经理李博卫 (David Kneebone) 指出:「大部分家长都清楚明白自己在教育子女理财及培育其良好理财习惯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李博卫补充:「我们鼓励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上的不同机会,帮助子女学习一些实用的理财技巧,例如怎样精明消费、理解日常生活账单及与他们一同计划家庭旅行和预算相关开支等等。家长不但能培养子女的责任感,更能为他们长大后的财政健康打好根基。」


本港小朋友的理财习惯

调查亦有一些令人鼓舞的发现。投资者教育中心把是次调查结果与「香港金融理财能力架构」的指引进行比较,发现本港小朋友普遍都能够作出明智的理财选择,并拥有良好的理财习惯。「香港金融理财能力架构」由投资者教育中心委托研究团队建立,就不同阶段的儿童应具备的理财能力作出指引。


大部分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受访者都有储钱习惯,有超过80%受访者会将部分零用钱储起来,而69%的受访小学生则展示出延迟享乐的能力,他们愿意先把钱储起,之后用来买自己的心头好。


较年长的小学生也展示出不俗的金钱管理能力。在购买东西前,86%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会到不同地方格价,而73%的学生则会为自己订立储钱目标,然而只有31%的学生会留意自己的花费。


李博卫续指:「香港学童能够展现出良好的理财行为实在令人鼓舞。家长可以透过赞赏他们的表现,为他们解释这些行为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并指出可改善的地方,进一步巩固他们的理财技巧。」


家长可以透过轻松的对话环节,和小朋友打开理财概念方面的话匣子。透过游戏或是角色扮演等有趣活动,小朋友更能有效吸收有关方面的知识。


投资者教育中心的消费者教育平台《钱家有道》将会推出名为「时光倒流打工仔」的免费角色扮演活动,欢迎全港4至12岁的小朋友参与。活动于8月15日至21日,在红磡置富都会商场举行。小朋友可以化身怀旧老店小员工,挑战各样好玩任务,边玩边学理财概念,同时感受老香港情怀。家长更可将教材小工具带回家,与小朋友寓学于玩。




图片及图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