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及反向產品 買賣價與回報

投資
學投資
槓桿及反向產品

發布者: 錢生20/12/2024

槓桿及反向產品的投資目標是提供相等於相關指數特定倍數的單日回報。那麼,買賣價的變動緊貼相關指數特定倍數的表現,似乎理所當然。然而,實際的情況有時並非如此。

舉例,在一般情況下,及在扣除費用及開支前,如某指數有一日上升10%,跟蹤該指數的兩倍槓桿產品(2x)就應提供20%的單日回報;而跟蹤該指數的兩倍反向產品(-2x)就會錄得20%的單日虧損。然而,槓桿及反向產品的買賣價會因以下兩個因素的影響,而未必能完全反映相關指數特定倍數的表現,就上述例子,即升20%(槓桿產品)或跌20%(反向產品)。

指數期貨與指數表現的差異

有些槓桿及反向產品會投資於期貨合約,以實現其投資目標,例如黃金期貨槓桿及反向產品。有關產品的回報可能會偏離其相關指數特定倍數的表現,原因是期貨合約的價格變動,與現貨市場相關資產的價格變動未必一致或完全相符,即所謂的basis risk。

溢價或折讓的變化

就如ETF,槓桿及反向產品的買賣價由市場供求決定,因此,買賣價可能會偏離其資產淨值(英文簡稱為NAV,是按槓桿及反向產品所持有投資的市值來計算)。

因此,買賣槓桿及反向產品時,投資者可能會以溢價買入(成交價高於NAV),或以折讓賣出(成交價低於NAV)。溢價或折讓的變化,可能會令投資者蒙受損失。舉例,如果投資者以溢價買入某一槓桿及反向產品,而該溢價隨後收窄,則該產品的價格變動可能會相對落後於NAV的變動,以致落後於相關指數特定倍數的表現。

槓桿及反向產品發行商的網站會載有產品的每單位資產淨值(NAV per unit),以及實時或接近實時的指示性每單位資產淨值(iNAV per unit)。

如有興趣投資槓桿及反向產品,必須先了解清楚產品的特性及影響其買賣價的因素。此外,在買賣槓桿及反向產品前查閱其iNAV以作爲市場買賣價的參考,也是一個良好的做法。

 

2024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