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見到不少有關跨境理財通的媒體報導及廣告宣傳,跨境理財通於2021年9月啟動,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機會及產品選擇,參與銀行已陸續推出有關服務及產品。跨境理財通設有特定的跨境匯款及投資安排,加上香港市民未必熟識內地投資產品,有興趣參與的投資者應做足功課,包括留意以下各項:
「跨境理財通」安排及規則
投資者應了解整個計劃的詳情,包括香港銀行及內地伙伴銀行分別的角色及責任、人民幣匯款安排、資金閉環和原路往返要求、額度管理、投訴機制等。例如跨境理財通設總額度和個人額度限制,北向通額度一旦用盡,銀行或會暫停投資者北向匯款作新的投資。又例如投資者在任何時候只能開立一個香港的匯款專戶和一個內地的投資專戶。若投資者擁有多於一個匯款專戶或投資專戶,銀行會按違規情況處理。(了解北向通運作安排及開戶與匯款)
內地投資產品及風險
跨境理財通合資格產品涵蓋由內地銀行銷售、低至中風險的 (1) 內地公募基金,及 (2) 內地銀行理財子公司和外方控股的合資理財公司發行的固定收益類及權益類公募理財產品 (了解北向通合資格投資產品)。
投資者開戶口後,經登入程序進入內地銀行的網上或手機平台,便可瀏覽投資產品資料及進行買賣。在眾多資料當中,回報數字可能最容易吸引投資者眼球,例如業績比較基準、年化收益率或歷史回報率等。投資者應留意預期回報數字只供參考,而過往業績亦不預示或保證未來表現。
投資涉及風險,理財通的投資產品並不保本,也不保證有派息。投資者不應只著眼回報,而忽略風險 (了解北向通主要風險)。此外,內地與香港投資市場有不同慣常做法,例如內地投資產品所採用的分類與名稱或與香港不同,投資者不應單憑產品名稱或分類而做投資决定。投資者須仔細閱讀產品銷售文件,清楚了解產品特性及風險,按個人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產品。如有疑問,應向銷售銀行查詢。
投資者保障
香港投資者透過跨境理財通購買內地投資產品受內地法規和監管制度保障。跨境理財通設有投訴機制,投資者可向內地銀行作出投資產品和服務的投訴,香港銀行亦會協助轉介跟進。若投訴涉及內地銀行,可向內地監管機構提出 (了解投訴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