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听过「沽空」(Short selling) 一词,但未必了解它是甚么,也许大概印象是「大户」的策略,又或是一种高风险的交易。的确,市场上进行沽空的一般以专业及机构投资者居多,而沽空亦涉及较高风险,所以并不适合经验不足或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无论如何,沽空是常见的市场交易,投资者也应有基本认识,以下四点帮你了解甚么是沽空:
1. 沽空须先借货
投资股票,大部分人都是先买后卖。但如果看淡股价,有些人可能会反其道而行,先卖后买,期望在股价下跌中获利,即所谓「沽空」。从字面上看,「沽」是沽售的意思;而「空」可理解作没有,空空如也的意思。问题来了,既然没有,又如何沽售? 一字记之曰,借!
「沽空」是指投资者没有持有相关股份,而是沽出借来的股票,之后再买回股票并归还,即所谓「平短仓」。所以,进行沽空的投资者必须先借货,再出售有关股份。然而,并非所有股票均可沽空。目前,只有被联交所列为「可进行卖空的指定证券」才可以沽空
2. 无货沽空属违法行为
香港法例禁止任何人出售本身并无持有的股份,除非投资者在出售时拥有,或诚实并合理地相信自己拥有一项即时可行使而无条件的售卖权利。所以,没有借货便直接沽空,便可能触犯法例。另外,有些投资者误以为即使先沽出本身并未持有的股份,只要即日购回便可以,这想法其实并不正确。
3. 需缴交按金及利息
要进行沽空,投资者可在证券行开设沽空户口 (或开通相关服务),并签订《证券借贷协议》。作为风险管理的措施之一,证券行必须要求客户提供至少相等所借股份市值 105% 的抵押品,即缴交按金。
例如,某证券行沽空按金为125%,投资者便需存入沽空股票价值的25%作按金,而沽出股票的全数金额则视为其余100%的按金,投资者不能于还货前提走这笔资金。此外,股票借货须缴付利息,亦可能需在指定期间内归还股票。就算没有指定还货期,证券行亦有权要求借货人归还股票,而借货人需在任何市场情况下买回股票。若沽空股票派息,借货人亦须向证券行支付股息。
4. 理论上风险无限大
如果沽空股票下跌,投资者平仓便赚钱。相反若股价上升,投资者便会亏损。持有股票,股价最多跌至零,投资者最大的损失是全部投资金额。但若沽空股票,股价持续上升而投资者没有平仓的话,理论上亏损可以无限大,因为股票价格可以无限上升。所以相对买入股票,沽空的风险更高。
此外,借货沽空有杠杆效应,投资者只需缴付借货股票总价的一小部分作为按金,便可以进行沽空。杠杆效应除了会放大投资盈利,同时亦会倍大亏损,増加投资风险。投资者也要面对在短时间内被证券行追缴按金的风险,如最终被斩仓,更可能要承担任何超过其投入按金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