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教育的成果

改善香港人的理财能力,能让针对某些社会经济问题的公共政策更添成效。有见及此,理财能力策略2019识别了五类行为主题,根据这些主题为不同目标群组教育,让他们更有能力管理自身财政。


 
 

青年

年龄介乎18至25岁的青年群组,包括大专学生、在职青年以及待业或双失青年。随着青年变得财务自主,他们亦要对自己的财务决定负责。然而,青年的理财能力相对偏低,较易过度消费和滥用信贷11。就业后,他们于作出重要财务决定时,往往要面对追求日常生活方式或为将来打算的矛盾,这情况于低薪青年之间尤其严重,因很多青年都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生活。

在职人士

在职人士是自己甚或其家庭的收入支柱,为长期目标而工作,例如置业、组织家庭、照顾家人(父母及子女)及准备退休生活。他们一般偏向乐观,通常容易筹划顺境生活,却可能忽略为逆境作准备。为退休作规划亦常有这种心态22。只要仍然在职,他们便拥有资源及时间计划及准备应付这些财务挑战。

长者

香港人的预期寿命在世界排列前位。面对零入息或入息不断减少,怎样管理有限财政资源以渡过往后退休生活便成了长者的挑战。他们需要量入为出,以及预留金钱以应付随年迈而日增的保健和医疗开支。他们的理财能力通常较低11。许多长者或因求财心切,较易堕入不良投资手法的圈套,成为不良销售和诈骗的受害者。

弱势社群

低收入家庭、少数族裔、新移民、外籍家庭佣工及残疾人士一般是社会最弱势的群组,他们大都收入偏低,且背负沉重经济压力。加上生活圈子狭窄而封闭,较难融入社会23,同时理财能力较其他群组低。他们当中部分人获得金融理财服务的途径较少,不愿意寻求外界协助,受任何财务冲击后,其复原能力也会较弱。

学童

今时今日,对学童来说,管理金钱不及以往那么清晰可见,但消费机会却不断增加。此乃因为无现金交易的普及程度媲美现金支付,家长越趋利用电子方式给子女零用钱。金钱不再是有形有相的实物,这也改变了儿童对金钱的态度。基于以下两大原因24,每个人都应及早开始接受理财教育:首先,成人的理财能力水平,直接源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学和亲身经历;其次,在儿童阶段提供理财教育,比在成人时采取补救教育措施收效更快、成果更大。

A.
为未来个人目标做好财务准备

为未来个人目标做好财务准备

成果:
  • 青年意识到,要及早开始策划,才能有更多途径达至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并实践切实可行的理财计划,以实现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
  • 学童明白他们有责任规划自己的未来,并把财务策划的概念纳入生涯规划教育。
理财教育:
  • 抗衡只顾眼下花费而不为未来储蓄的社会风气影响。
  • 确立个人目标。
  • 研究达致目标需要多少财务资源。
  • 制订及实施可行的理财计划以实现目标。
  • 实行理财计划时按需要作出检讨及调整。
B.
为退休生活作更多储备

为退休生活作更多储备

成果:
  • 青年知道,自进入职场开始就应为退休生活储蓄,并且积极管理其强积金/职业退休计划下的储蓄。
  • 在职成人明白为退休未雨绸缪的迫切需要,并为补足退休储备落差而努力。
  • 学童有动力从小养成储蓄习惯。
理财教育:
  • 检视个人(及受养人)退休后在财务上面临的挑战。
  • 勾划退休后的理想生活方式及估计生活开支。
  • 评估强积金/职业退休计划投资对个人整体退休计划的贡献。
  • 确定于不同人生阶段为退休生活积累财富的适当方法。
C.
善用有限的收入

善用有限的收入

成果:
  • 青年有动力充实自己,追求事业发展,并有增强收入能力,抗拒随意消费的诱惑。
  • 长者能适当管理及使用所积累的财富,使收入和储蓄足够支持退休生活。
  • 弱势群体留意量入为出,尽可能减少花费。
  • 学童懂得为自己的金钱负责,并有机会学习管理金钱,以作为全人发展的一部分。
理财教育:
  • 检视日常开支,找出可节省开支的部分。
  • 先定期储蓄,后消费。
  • 制订财务预算,为支出订优先次序。
  • 货比三家。
D.
增强财务抗逆力

增强财务抗逆力

成果:
  • 长者认清根本没有所谓「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并能够识破骗局。
  • 弱势群体相信有办法避免堕入财务困境,并有应急钱备用。
  • 学童瞭解在网上或生活中使用金钱时面对不同财务风险。
理财教育:
  • 识别及评估突如其来的事件可能引致的财务损失。
  • 识别出减轻、转移或避免财务损失的方法。
  • 减少债务,避免加深借贷。
  • 预先作出适当财务安排,为将来无能力管理个人财务作好准备。
E.
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

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

成果:
  • 青年相信「先储蓄后消费」的重要,而非「先使未来钱」,并避免个人贷款及尽可能减轻债务。
  • 在职人士明白应积极管理金钱,并使用合适的金融产品管理财富。
  • 长者根据所处人生阶段的情况和特定需求挑选金融产品。
  • 弱势群体利用保障性的保险来转移无法操控的风险。
  • 学童对留意日常生活中与财务相关的事情感兴趣,并学习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应用。
理财教育:
  • 适时提问并收集关于理财产品的独立客观资料。
  • 评估及挑选符合个人需求及风险水平的理财产品。
  • 比较不同种类的保险,以切合不同的保障需求。
  • 比较买卖理财产品的不同渠道,分析利弊。

目标群组

青年

年龄介乎18至25岁的青年群组,包括大专学生、在职青年以及待业或双失青年。随着青年变得财务自主,他们亦要对自己的财务决定负责。然而,青年的理财能力相对偏低,较易过度消费和滥用信贷11。就业后,他们于作出重要财务决定时,往往要面对追求日常生活方式或为将来打算的矛盾,这情况于低薪青年之间尤其严重,因很多青年都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生活。

在职人士

在职人士是自己甚或其家庭的收入支柱,为长期目标而工作,例如置业、组织家庭、照顾家人(父母及子女)及准备退休生活。他们一般偏向乐观,通常容易筹划顺境生活,却可能忽略为逆境作准备。为退休作规划亦常有这种心态22。只要仍然在职,他们便拥有资源及时间计划及准备应付这些财务挑战。

长者

香港人的预期寿命在世界排列前位。面对零入息或入息不断减少,怎样管理有限财政资源以渡过往后退休生活便成了长者的挑战。他们需要量入为出,以及预留金钱以应付随年迈而日增的保健和医疗开支。他们的理财能力通常较低11。许多长者或因求财心切,较易堕入不良投资手法的圈套,成为不良销售和诈骗的受害者。

弱势社群

低收入家庭、少数族裔、新移民、外籍家庭佣工及残疾人士一般是社会最弱势的群组,他们大都收入偏低,且背负沉重经济压力。加上生活圈子狭窄而封闭,较难融入社会23,同时理财能力较其他群组低。他们当中部分人获得金融理财服务的途径较少,不愿意寻求外界协助,受任何财务冲击后,其复原能力也会较弱。

学童

今时今日,对学童来说,管理金钱不及以往那么清晰可见,但消费机会却不断增加。此乃因为无现金交易的普及程度媲美现金支付,家长越趋利用电子方式给子女零用钱。金钱不再是有形有相的实物,这也改变了儿童对金钱的态度。基于以下两大原因24,每个人都应及早开始接受理财教育:首先,成人的理财能力水平,直接源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学和亲身经历;其次,在儿童阶段提供理财教育,比在成人时采取补救教育措施收效更快、成果更大。

行为主题

A. 为未来个人目标做好财务准备
成果:
  • 青年意识到,要及早开始策划,才能有更多途径达至心目中的理想生活,并实践切实可行的理财计划,以实现短期、中期及长期目标。
  • 学童明白他们有责任规划自己的未来,并把财务策划的概念纳入生涯规划教育。
理财教育:
  • 抗衡只顾眼下花费而不为未来储蓄的社会风气影响。
  • 确立个人目标。
  • 研究达致目标需要多少财务资源。
  • 制订及实施可行的理财计划以实现目标。
  • 实行理财计划时按需要作出检讨及调整。
B. 为退休生活作更多储备
成果:
  • 青年知道,自进入职场开始就应为退休生活储蓄,并且积极管理其强积金/职业退休计划下的储蓄。
  • 在职成人明白为退休未雨绸缪的迫切需要,并为补足退休储备落差而努力。
  • 学童有动力从小养成储蓄习惯。
理财教育:
  • 检视个人(及受养人)退休后在财务上面临的挑战。
  • 勾划退休后的理想生活方式及估计生活开支。
  • 评估强积金/职业退休计划投资对个人整体退休计划的贡献。
  • 确定于不同人生阶段为退休生活积累财富的适当方法。
C. 善用有限的收入
成果:
  • 青年有动力充实自己,追求事业发展,并有增强收入能力,抗拒随意消费的诱惑。
  • 长者能适当管理及使用所积累的财富,使收入和储蓄足够支持退休生活。
  • 弱势群体留意量入为出,尽可能减少花费。
  • 学童懂得为自己的金钱负责,并有机会学习管理金钱,以作为全人发展的一部分。
理财教育:
  • 检视日常开支,找出可节省开支的部分。
  • 先定期储蓄,后消费。
  • 制订财务预算,为支出订优先次序。
  • 货比三家。
D. 增强财务抗逆力
成果:
  • 长者认清根本没有所谓「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并能够识破骗局。
  • 弱势群体相信有办法避免堕入财务困境,并有应急钱备用。
  • 学童瞭解在网上或生活中使用金钱时面对不同财务风险。
理财教育:
  • 识别及评估突如其来的事件可能引致的财务损失。
  • 识别出减轻、转移或避免财务损失的方法。
  • 减少债务,避免加深借贷。
  • 预先作出适当财务安排,为将来无能力管理个人财务作好准备。
E. 挑选合适的金融产品
成果:
  • 青年相信「先储蓄后消费」的重要,而非「先使未来钱」,并避免个人贷款及尽可能减轻债务。
  • 在职人士明白应积极管理金钱,并使用合适的金融产品管理财富。
  • 长者根据所处人生阶段的情况和特定需求挑选金融产品。
  • 弱势群体利用保障性的保险来转移无法操控的风险。
  • 学童对留意日常生活中与财务相关的事情感兴趣,并学习金融服务和产品的应用。
理财教育:
  • 适时提问并收集关于理财产品的独立客观资料。
  • 评估及挑选符合个人需求及风险水平的理财产品。
  • 比较不同种类的保险,以切合不同的保障需求。
  • 比较买卖理财产品的不同渠道,分析利弊。

理财教育方案所针对的,通常是目标对象需要大幅改善并且可以改善的领域。策略鼓励持份者根据这五大主题,支持、推广及提供理财教育。理财教育可能因应不同的目标群组而达至不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