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产「质押收息」另类教学

虚拟资产/加密资产
集体投资计划
CIS
投资
风险

发布者: 钱生27/07/2023

很多人都喜欢收息,同事B也是好「息」一族,他最近在社交媒体看到有一些虚拟资产「质押收息」的教学,甚有兴趣,并约我食午饭研究研究。

同事 B:钱生,你知道甚么是虚拟资产「质押收息」吗? 年回报可达10 -20%,甚至更高,好吸引啊!

钱生:我之前也有了解过,但感觉比较复杂及高风险。

同事 B:不会呀,网上哪些教学说「质押」不是炒币,有点似定期存款,把虚币存入质押平台,锁定一定时间后,便会有息收。所以风险不高,最多就是币价下跌,赚息蚀价。

钱生:这样解释有点过分简单化。此外,将虚拟资产「质押」比喻为定期存款也不恰当。虚拟资产「质押」(Staking) 广泛代表不同的虚拟资产安排。当中包括虚拟资产「存款」、「借贷」、「储蓄」、「收益」,以至锁定某些「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 虚拟资产,为相关区块链提供验证服务,从而获得奖励作为回报。现时,投资者及平台就每项「质押」服务的权责都可能有所不同。用户在提供「质押」服务的平台存入虚拟资产,平台承诺在一定时间后,向用户提供「质押奖励」作为回报。

同事 B:我不懂区块链运作及如何验证,又有那麽多不同的虚拟资产安排,好复杂啊!

钱生:没错,大多数人都不懂区块链的技术操作。所以,很多虚拟资产平台提供「质押」服务,投资者只需存入虚拟资产,并锁定一段时间,平台便会提供质押奖励,即所谓「收息」。平台可能会把客户的虚拟资产委托予质押池,集合众多投资者的虚拟资产,以增加验证区块和获得奖励的机会。此外,有些平台亦可能通过杠杆和贷款产品把虚拟资产借出,藉此赚取息差。类似用户把虚拟资产借给平台,而平台则向用户提供高息作回报。

同事 B:这样可以啊,即是我甚么都不用做,总之把虚拟资产存入平台一段时间,就有息收,重点是息率好吸引。

钱生:「高息」固然吸引,但切记不要忽略风险。除了刚才你提及的赚息蚀价外,更大的风险其实来至提供服务的平台。现时大部分虚拟资产平台仍未受监管,平台运作可能欠缺透明度,投资者很难知道平台是否稳健安全。若出现争议,投资者可能投诉无门。更甚的是,如果平台停止运作、倒闭、遭黑客攻击或涉及欺诈,投资者可能无法从他们的帐户中取回虚拟资产,或损失存放在平台上的全部投资。

同事 B:这么夸张? 找些出名的大平台应该会比较安全吧? 

钱生:一点也不夸张,大平台不一定代表安全。去年便有多间大型虚拟资产平台倒闭或停运,大批投资者因而蒙受损失。所以,何止「赚息蚀价」,「全部蚀哂」都有可能。

同事 B:这样的话,在虚拟资产平台做「质押」似乎没有保障。 

钱生:其实,证监会早前已发表声明,提醒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并指出「质押」服务或其他为投资者提供回报的虚拟资产安排可能属非认可的集体投资计划 (Collective Investment Schemes,简称CIS),及可能具有高风险,参与的投资者将会不获《证券及期货条例》的保障。

同事 B:「质押」也算是CIS?  

钱生:鉴于「质押」广泛代表不同的虚拟资产安排,某些「质押」服务有机会具有CIS的特征,例如汇集投资者的资产及/或整体上是由营运者管理,为投资者产生回报,而投资者对自己的资产并无日常控制或管理权。在现行监管下,除非得到豁免,否则CIS要得到证监会的认可,才可以向本港公众公开销售。你可以看看证监会网站的可疑投资产品警示,当中一些「质押」服务或产品也榜上有名。

另外,本港新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制度已于6月生效,当中也规定持牌交易平台不可以提供虚拟资产质押、借贷及存币收益等服务。

同事 B:幸好我找你研究一下,原来「质押收息」并非想像中稳阵,而且还有这么多风险,也算是虚拟资产「质押收息」的另类教学了。 

钱生:虚拟资产始终是新兴产品,大家可能认识不多,建议记住两个重点,可以避免很多中伏位。第一,世上没有免费午餐,不存在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虚拟资产及其相关产品自然亦不例外。第二,虚拟资产圈子流行DYOR一词 (Do Your Own Research),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虚拟资产投资意见、教学或分析,DYOR意指不要盲目地听从别人的话,投资者必须自己做好研究,了解产品性质及风险,有独立思考及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