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产质押服务要注意甚么?

虚拟资产
投资

 

香港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监管制度已推出一段时间,除了虚拟资产交易外,持牌交易平台现时亦可以向证监会申请,向客户提供虚拟资产质押服务(Staking Services),让投资者通过参与区块链验证,获得潜在收益。

为加强投资者保障及减低质押相关风险,持牌交易平台须符合有关虚拟资产质押服务的额外规定,例如内部监控、资料披露、区块链协议的拣选及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例如区块链验证服务商)等要求,获得证监会书面批准后,才可以向投资者提供虚拟资产质押服务。

甚么是虚拟资产质押服务?

持牌交易平台所提供的虚拟资产质押服务,是指投资者透过锁定某些「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共识机制的虚拟资产,为相关区块链提供验证程序,从而获得质押奖励作为回报。

投资者选用持牌交易平台的虚拟资产质押服务,同意存入虚拟资产并锁定一段时间后,便可以获得潜在收益。但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虚拟资产质押服务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所以投资前,必须充分了解质押服务详情及相关风险。

做足功课,了解质押服务详情及风险

首先,并非所有虚拟资产都可以〝被质押〞,只有「权益证明」共识机制的虚拟资产(例如以太币 Ethereum)才能〝被质押〞。此外,质押收益并非保证,而且质押服务一般设有最低锁定期。由于虚拟资产价格经常大起大跌,若虚拟资产价格于质押期间下跌,质押回报未必可以弥补价格下跌的亏损。投资者可以在持牌交易平台找到质押服务相关资料,包括可〝被质押〞的虚拟资产、任何参与的第三方、费用及收费、最低锁定期、解除质押的程序及其所需的时间、运作中断期间的安排、业务复修安排及保管安排等。

另外,投资者应参阅持牌交易平台所披露的质押相关风险,包括削减风险(Slashing risk),即区块链验证服务商不遵守区块链协议规则(例如批准欺诈交易)所引起的罚则,从而导致投资者损失。除上述提及的锁定风险及削减风险外,其他风险还包括区块链技术误差/程式错误风险、黑客入侵、与验证者相关的不活动的风险、以及与质押相关的法律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已“被质押”的客户虚拟资产的性质和可执行性。

无牌平台所提供的虚拟资产服务或产品可能亳无保障

投资者可能会在互联网或社交媒体接触到不受香港证监会监管的虚拟资产平台。这些平台所提供的质押服务,除了上文介绍的质押服务外,亦可能泛指其他虚拟资产安排,包括虚拟资产「存款」、「借贷」、「储蓄」、「收益」等。这些平台没有取得香港证监会牌照,运作可能欠缺透明度,投资者亦很难知道平台是否稳健安全。若平台倒闭、停止运作、欺诈、违约、失窃或遭黑客入侵等,投资者可能难以取回投资。若该等平台与香港并无连系,香港的监管及执法机构对它们未必有监管权力。如有争议,投资者可能难以追索,亦可能无法循法律途径获取赔偿。此外,不法分子也可能以虚假的高息质押计划,进行诈骗。

虚拟资产及相关产品或服务始终是新兴产品或服务,投资者切忌只着眼回报而忽略风险。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虚拟资产投资意见、教学或分析,投资者不应盲目相信他人,必须自己做好研究,了解产品性质及风险。若有意参与虚拟资产交易或质押服务,投资者应选择获证监会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以保障自己权益。


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