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理财最理想及「入脑」的方法,是利用日常生活的例子,让他们亲身去体会及思考当中的概念,农历新年就是其中一个学习好时机,因为从办年货、入利是以至拆利是都涉及金钱及相关的知识。
尤其在现今电子货币盛行的年代,孩子「亲手」接触金钱的机会愈来愈少,父母不妨参考以下的建议,趁孩子亲手拿着利是钱之际,与他们上一堂新春理财课。
认识货币
4- 6岁小朋友:
即使你的子女年纪尚小,仍未懂得消费,也可以让他们一起入利是或拆开利是,让他们认识金钱的作用,了解香港的货币,包括它们的形状及颜色等。
7-11岁小朋友:
可引导他们认识不同面额货币的特征,学习点算不同面额的货币,计算总金额及找续,也可进一步了解香港货币的演变过程。
财分三份
4- 6岁小朋友:
教导子女所收到的利是钱或零用钱不可以全数拿去买东西,而是应该将一部分储起来。
7-11岁小朋友:
鼓励子女实践「财分三份」的用钱原则:即是将金钱分为储蓄、捐献及消费。可利用投委会「利是钱收支计算机」记录所收到的利是钱,先拨出一部分金钱作储蓄,再计划分配如何分配余下的金钱作消费及捐款之用。
先储蓄后消费
4- 6岁小朋友:
以简单例子如保留一些糖果以后想吃时可再吃,去引导子女明白储起利是钱的作用就是留待日后有需要时用。也可为子女准备钱罂,请他们将部分利是钱或零用钱放入钱罂,平日也可定时与他们数数钱罂内的金钱,体会储蓄会慢慢增加。
7-11岁小朋友:
与子女用投委会「至SMART储蓄手册」,一起订立真正属于他们的储蓄目标,鼓励他们努力完成储蓄大计,感受靠自己努力达到目标的满足感,培养「先储蓄后消费」的习惯。家长可以教孩子以SMART原则设定储蓄目标,制定具体、可量度、可达到、实际可行和有时间限制的目标。
消费大原则:想要及需要
4- 6岁小朋友:
不妨趁子女吃全盒的糖果及小食时,教导他们认识「需要」及「想要」的分别。提醒他们「需要」是一些生活上的必要消费,例如吃饭、饮水等;没有「想要」的物品,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可能只是短暂影响心情。
7-11岁小朋友:
可以例子如衣服,去引导子女思考它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属于「想要」或「需要」。举例说:假如衣柜已有称身及不同款式的外套,但你想为新年买一件卡通人物外套,这件外套就是「想要」;如果在冬天时,你没有足够或称身的御寒外套,那就是「需要」了。
教子女理财,要提供实践的机会,也要给予他们尊重与信任。引导子女在消费前先制定预算及清单,如果他们在预算消费的金额范围内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家长应尊重小朋友的选择。
与人分享
4- 6岁小朋友:
可以故事引导子女明白帮助别人会感到快乐,鼓励他们将部分的利是钱捐给慈善机构。
7-11岁小朋友:
鼓励子女订立及实行爱心大计,让他们决定捐助的对象,坐言起行将部分的利是钱捐出帮助有需要的人。
2025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