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頭蝦」,怎麼辦?
在網上看到一則小趣聞,一位小學校長在家長會說:學校的失物認領處經常都非常繁忙,每日都有失物
/web/common/images/parent/short-article/what-can-parents-do-when-children-lose-their-stuff_s.jpg
youtube
Portal-Parenting
Teach-kids-ParentPortal
Article
ptheme-articles
ptheme-protection-risks
ptheme-aged-3-8
ptheme-aged-9-14
ptheme-articles-3-8
ptheme-articles-9-14
06/07/2017
在網上看到一則小趣聞,一位小學校長在家長會說:「學校的失物認領處經常都非常繁忙,每日都有失物加入,校褸、水樽,文具,食物盒,什麼都有。不過,認領處的失物卻非常可憐,很多時都『等』不到主人來認領……」
等不到孩子來認領的原因,就是孩子根本沒有意識遺失物品後,是應該自己嘗試去尋回。以下是教孩子保管個人物價的4個重點:
- 讓孩子了解除了現金,個人的物品都是他們的重要財產,要時刻妥善保管。
- 家長在買東西給孩子或給他們零用錢時,要教育他們好好愛惜物品或保管金錢。
- 如果孩子遺失東西,家長別急著替他買回,至少要他們嘗試找找。
- 當孩子遺失物品時,讓他們承擔部分因為他們的疏忽而帶來的責任,例如與孩子商量在他們的零用錢或利是錢中,扣除部分的金錢用作重新購買遺失物品之用。
以下的活動適合5至8歲孩子,有助鼓勵他們好好保管個人財物。
- 將少量的零用錢放入孩子的銀包,讓他們自行保管,提醒他們出外時要好好保管。
- 著他們在外出時把所有的隨身物品例如水樽、毛巾一併放入袋中,並要自己保管袋子,不可以隨意交由他人代為保管。
- 提醒孩子將個人物件是寫上姓名。
家長們,在孩子遺失物品後,記得不要心軟立即買回物品。沒有讓孩子經歷失去物品的後果,他們自然缺乏保管個人財物的意識,不懂珍惜所有。當然,家長都要以身作則,不要做「大頭蝦」爸媽啊!
2017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