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教育中心調查顯示香港人的財務健康狀況

香港人普遍須更精明理財及掌握更多投資知識


2018年02月26日

  • 受訪者估計退休儲備平均需要632萬港元,逾半(53%)預計年過65歲退休年齡後仍要工作才有足夠資金退休。
  • 即使意識到自己未必有足夠退休儲備,很多人對退休規劃仍欠周詳考慮。僅15%的受訪者有信心他們有妥善的退休規劃。
  • 僅三分一的受訪者有定期儲蓄以未雨綢繆,並為未來積累財富。
  • 逾半受訪者(53%)在缺乏足夠投資知識的情況下進行投資,當中以年輕人較值得關注。

投資者教育中心在2017年第二季進行的跨代「財務健康調查」顯示,多數香港人在個人儲蓄和投資管理方面均準備不足,僅少數受訪者有為退休作規劃。


儲蓄是財務健康的基礎

所有受訪者雖然看似有儲蓄習慣,然而僅16%表示會先儲蓄、後消費,有35%只在有餘錢時才儲蓄,另有49%表示沒有定額儲蓄。


調查同時發現大多數香港人對投資沒有足夠認識,逾半(53%)受訪者表示自己在缺乏投資知識的情況下進行投資。約七分一(14%)的受訪者表示沒有任何投資經驗,這情況在年輕一代中尤其常見。調查顯示只有33%的受訪者有定期儲蓄及作投資時有一定的認識。


投資者教育中心總經理李博衛先生表示:「定期儲蓄是達致財務健康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第二步則是精明投資以獲取最大回報,同時減低風險,這必需具備充足的投資知識。可惜的是,很多香港人似乎低估了儲蓄對於長遠的財務健康和保障資本的重要性,更忽視了掌握正確理財知識的必要。」


有見新的投資機遇,例如金融科技相關產品湧現,他提醒投資者在作任何投資前應做好充份的資料搜集和研究。


低估退休規劃的需要

香港是全球人均預計壽命最高(註)的地區,但港人可能並未好好規劃退休生活。調查顯示,受訪者普遍認為理想退休年齡平均為58歲,他們估計退休儲蓄儲備平均為632萬港元,然而少於兩成的受訪者認為自己能在60歲退休,有53%受訪者更估計自己要工作至65歲或以上。


近三分一(34%)的受訪者坦言沒有任何退休規劃,一半受訪者表示開始儲蓄但缺乏具體計劃,僅15%的受訪者有信心做好退休的財務管理。


逾半(52%)的九十後受訪者認為退休所需資金少於200萬港元,另有三分一(32%)理財經驗較豐富的中年投資者也表示認同。


李先生補充:「退休生活可以長達二、三十年或更久,要維持現有的生活水平質素,一般需要多年時間去準備所需的退休儲備。我們亦要留意退休後的生活和醫療費用或不斷上漲,及意料之外的開支,有些人退休後仍要供養家人或有意追求個人理想。對某些人來說,退休之期尚遠,但也不可忽視退休規劃的需要。」


不同年齡群各具挑戰

每個年齡組別都面對不同的理財挑戰。


  • 年輕的九十後要維持收支平衡有難度,亦較容易缺乏財務目標及定期儲蓄的習慣。在該年齡組別中,近四分一(24%)的受訪者花費超過八成收入,有四成缺乏理財目標,另有35%須依賴父母解決緊急的財務狀況。超過三分一(36%)表示沒有投資經驗。
  • 八十後受訪者的理財能力普遍較佳,逾半(54%)有制訂理財計劃,並有清晰步驟實現理財目標。然而,他們的財務負擔較其他組別沉重,近半(47%)肩負債務,有26%有按揭貸款。尤幸他們懂得未雨綢繆,約七成表示即使缺乏穩定收入來源,仍有應急儲備足以應付六個月的開支。
  • 七十後或以前的受訪者一般有較豐富的理財經驗,但不一定有較好的財務狀況。調查發現,該年齡組別中有近29%的受訪者花費逾八成收入,13%缺乏應急錢。

香港理財月提供有用的工具和建議

為幫助不同階層人士掌握必要的理財知識和技巧,以應對財務挑戰,一個全港性的金融教育活動 ─ 香港理財月2018將於三月舉行,以支持香港金融理財知識和能力策略。


今次是香港第二屆理財月活動,主題為「計劃『你』財‧成就未來」。投資者教育中心主席黃天祐博士表示:「財務規劃和明智的金錢管理對於實現個人目標和享受安心生活至關重要。理財月活動將横跨整個三月,為香港市民包括學生、在職和退休人士以及弱勢群體等,提供多元化的機會了解不同的理財資源和工具,並帶來有趣的學習體驗。」


黃博士補充:「投資者教育中心和其他支持機構將㩗手合作,在整個三月推出金融教育活動。我們很高興看到政府、非政府組織、金融界、教育機構和不同持分者在金融教育方面加強跨界別合作。」


欲知有關詳情,請瀏覽香港理財月網頁



註:資料來源:日本厚生勞動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