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是一種虛擬資產,但跟一般虛擬資產價格經常大幅波動不同,穩定幣以維持幣價穩定為目標,並非投資或投機工具,而是一種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支付工具,本身不具升值空間。
穩定幣由私人機構發行,通過錨定某些資產(例如貨幣、黃金)維持穩定幣的價值,例如錨定港元,並維持一枚穩定幣的價值等如一港元。一般做法是通過持有與穩定幣流通量相等值的資產作擔保,以維持其價值,例如發行一億枚港元穩定幣,便需有最少一億港元等值的優質和高流動性資產作儲備。現時市場上大部分穩定幣以法定貨幣為錨定資產,這類穩定幣被稱為「法幣穩定幣」。
穩定幣與其他虛擬資產的比較
一般加密貨幣 (例如比特幣及以太幣) |
穩定幣 | 以資產作為支持的代幣 (例如代幣化基金) |
|
性質 | 投資或投機為主 | 支付或交易工具 | 把資產的擁有權轉化為區塊鏈上的代幣 |
內在價值 | 一般沒有 | 錨定某些資產 (通常是法定貨幣) |
被代幣化的資產 |
支持資產 | 沒有 | 通常是現金及政府債券 | |
價格 | 經常大幅波動,容易受市場供求或消息影響 | 穩定,與錨定資產價值相約 | 主要視乎被代幣化的資產的價值 |
穩定幣的用途
基於其價值穩定的特性,穩定幣在虛擬資產領域扮演著類似現金的角色,被用作交易媒介及價值儲存的工具。而在現實世界,結合其穩定特性及區塊鏈技術,穩定幣可全天候運作及幾乎即時到帳,有潛力提高傳統金融運作效率及降低交易成本,例如減低跨境匯款及貿易支付的時間及費用。將來若穩定幣被社會廣泛接納,或許有機會發展為日常生活的其中一種支付方式。
穩定幣的潛在風險
穩定幣的主要風險在於其有沒有足夠的儲備資產去支持幣價及處理贖回要求,而儲備資產是否妥善保管、會否被挪用、所披露的財務資料是否真確、以及發行人的營運及財務是否穩健等,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由於穩定幣的儲備資產通常包括實體金融資產(例如政府債券),一旦出現大規模贖回,發行人可能需要大量拋售儲備資產以滿足贖回要求,傳統金融市場或因此而受到牽連。另外,穩定幣亦可能面對虛擬資產的其他相關風險,例如黑客攻擊、盜竊、欺詐、數碼錢包設備受病毒感染或遺失私鑰、以及可能被犯罪份子用作洗錢用途。科技發展也可能帶來未知的風險,假若虛擬資產的加密算法將來被破解,可能對整個虛擬資產系統的安全帶來不確定性。
過去,就曾有穩定幣被質疑沒有足夠的儲備資產、財務資料不透明及沒有專業第三方審核等問題,甚至有穩定幣出現脫鈎及崩盤的情況。所以,制定妥善的監管制度應對穩定幣相關風險,對保障使用者權益及金融穩定至關重要。
香港的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
香港的《穩定幣條例》於2025年8月1日生效。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秉持「相同活動、相同風險、相同監管」的原則制定法幣穩定幣發行人的監管法規。根據規定,任何人在香港發行法幣穩定幣、在香港以外的地方發行宣稱錨定港元價值的法幣穩定幣或向香港公眾積極推廣其法幣穩定幣的發行,都必須向金管局申請牌照及接受其監管,只有持牌發行人所發行的法幣穩定幣才可以售予香港公眾,以及只有指定的持牌機構才可在香港銷售法幣穩定幣。
202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