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監管制度已推出一段時間,除了虛擬資產交易外,持牌交易平台現時亦可以向證監會申請,向客戶提供虛擬資產質押服務(Staking Services),讓投資者通過參與區塊鏈驗證,獲得潛在收益。
為加強投資者保障及減低質押相關風險,持牌交易平台須符合有關虛擬資產質押服務的額外規定,例如內部監控、資料披露、區塊鏈協議的揀選及第三方服務供應商(例如區塊鏈驗證服務商)等要求,獲得證監會書面批准後,才可以向投資者提供虛擬資產質押服務。
甚麼是虛擬資產質押服務?
持牌交易平台所提供的虛擬資產質押服務,是指投資者透過鎖定某些「權益證明」(Proof of Stake)共識機制的虛擬資產,為相關區塊鏈提供驗證程序,從而獲得質押獎勵作為回報。
投資者選用持牌交易平台的虛擬資產質押服務,同意存入虛擬資產並鎖定一段時間後,便可以獲得潛在收益。但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虛擬資產質押服務是一種全新的服務。所以投資前,必須充分了解質押服務詳情及相關風險。
做足功課,了解質押服務詳情及風險
首先,並非所有虛擬資產都可以〝被質押〞,只有「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的虛擬資產(例如以太幣 Ethereum)才能〝被質押〞。此外,質押收益並非保證,而且質押服務一般設有最低鎖定期。由於虛擬資產價格經常大起大跌,若虛擬資產價格於質押期間下跌,質押回報未必可以彌補價格下跌的虧損。投資者可以在持牌交易平台找到質押服務相關資料,包括可〝被質押〞的虛擬資產、任何參與的第三方、費用及收費、最低鎖定期、解除質押的程序及其所需的時間、運作中斷期間的安排、業務復修安排及保管安排等。
另外,投資者應參閱持牌交易平台所披露的質押相關風險,包括削減風險(Slashing risk),即區塊鏈驗證服務商不遵守區塊鏈協議規則(例如批准欺詐交易)所引起的罰則,從而導致投資者損失。除上述提及的鎖定風險及削減風險外,其他風險還包括區塊鏈技術誤差/程式錯誤風險、黑客入侵、與驗證者相關的不活動的風險、以及與質押相關的法律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已“被質押”的客戶虛擬資產的性質和可執行性。
無牌平台所提供的虛擬資產服務或產品可能亳無保障
投資者可能會在互聯網或社交媒體接觸到不受香港證監會監管的虛擬資產平台。這些平台所提供的質押服務,除了上文介紹的質押服務外,亦可能泛指其他虛擬資產安排,包括虛擬資產「存款」、「借貸」、「儲蓄」、「收益」等。這些平台沒有取得香港證監會牌照,運作可能欠缺透明度,投資者亦很難知道平台是否穩健安全。若平台倒閉、停止運作、欺詐、違約、失竊或遭黑客入侵等,投資者可能難以取回投資。若該等平台與香港並無連繫,香港的監管及執法機構對它們未必有監管權力。如有爭議,投資者可能難以追索,亦可能無法循法律途徑獲取賠償。此外,不法分子也可能以虛假的高息質押計劃,進行詐騙。
虛擬資產及相關產品或服務始終是新興產品或服務,投資者切忌只著眼回報而忽略風險。社交媒體上充斥著大量虛擬資產投資意見、教學或分析,投資者不應盲目相信他人,必須自己做好研究,了解產品性質及風險。若有意參與虛擬資產交易或質押服務,投資者應選擇獲證監會發牌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以保障自己權益。
2025年4月24日